運動場上的美麗圖騰—動態貼布(Dynamic tape)的臨床案例分析-肩關節:肱骨前移

最近防疫期間,較多時間都在家中看電視,最近NBA的季後賽打得火熱,今天是鳳凰城太陽對洛杉磯湖人的Game4,不過今天是不要跟大家討論比賽,要跟大家聊的是太陽隊後衛Chris Paul 肩膀上的貼布

這是我們治療所常用的Dynamic Tape動態貼布,在某些肌肉骨骼的間題或運動傷害的處理上,都有很好的效果!

動態貼布是由澳洲的物理治療師發明,材質是具伸縮性的合成尼龍及萊卡纖維,可以往4個方向延展,可以拉長超過 200%,肌內效貼布只能兩個方向延展,可拉長約 140% – 180%,超過特定點之後便不能再拉。

動態貼布可向4個方向延展
動態貼布可向4個方向延展,可以拉長超過 200%
肌內效貼布只能往兩個方向延展,可拉長約 140% – 180%,超過特定點之後便不能再拉。

雖然動態貼布主要處理或矯正的對象是”關節”,但有時候軟組織的發炎是因為關節去中軸化所導致的,因此使用動態貼布矯正關節的位置,也可以間接的處理像肌腱炎等軟組織的問題。

動態貼布施貼的三大原則:1. 貼布至少要越過一個關節。2.關節或肌肉要擺位在縮短的位置。3.施展的力臂(貼布的長度)要夠長。

使用動態貼布的臨床目標主要有三個:

  1. Protection保護

如腳踝扭傷或肩關節不穩定等問題,動態貼布的固定效果良好,但又不會像傳統白貼那樣完全的固定,因此動態貼布施貼後,仍然可以繼續做動作,因為在運動場邊的防護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。

  1. Prolong treatment 延長治療效果

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可以處理很多肌肉骨骼的問題,但效果可以維持多久?一天?兩天?其實特定的問題,治療後使用動態貼布把關節固定在良好的位置下,再配會物理治療師教的居家運動,效果非常良好,這就有點像Mulligan的Mobilization with movement (MWM)的概念了。

  1. Improve compensated movement 改善動作模式

由於動態貼布具超延展的性質,可以固定關節,但又不會限制太多,達到優化動化的效果,減少動作的代償

以下我來分享一下之前使用動態貼布治療個案的經驗:

一位60多歲的美國婦人,最近兩週感覺肩膀很痛,手無法舉高,抬起來會痛而前來求診
個案肩關節的被動角度大於主動角度,且棘上肌的阻力測試會有疼痛,觸診肱二頭肌長頭疼痛,同時觀察個案的肱骨頭有前移的問題

一位60多歲的美國婦人,最近兩週感覺肩膀很痛,手無法舉高,抬起來會痛而前來求診,我評估過後,發現個案肩關節的被動角度大於主動角度,且棘上肌的阻力測試會有疼痛,觸診肱二頭肌長頭疼痛,同時觀察個案的肱骨頭有前移的問題,因此判斷這應該是因為肱骨頭前移,導致動作時一直磨擦棘上肌和肱二頭肌肌腱,造成肌腱發炎。

肱骨頭前移,導致動作時一直磨擦棘上肌和肱二頭肌肌腱,造成肌腱發炎

針對肌腱發炎的問題,使用超音波加上徒手治療,調整肱骨頭的位置,最後再使用動態貼布固定肱骨頭,個案肩關節的角度馬上增加,而且沒有疼痛的感覺了 ??

 

關節被貼布固定在理想的位置下,讓個案回去訓練棘下肌、小圓肌和前鋸肌的動作,大概經過兩到三次的回診之後,就可以畢業了!

第三次治療後,手舉高的角度有明顯增加
第三次治療後,肩外展的角度也明顯增加

解決了肩膀疼痛手舉不起來的困擾,個案很滿意治療的效果

動態貼布具有非常好的彈性與回彈力,如果施貼的邏輯和方法正確,可以有效限制過多的代償動作,改善動作時的生物力學,促進運動的表現,不過動態貼布跟一般的痠痛貼布不一樣,絕對需要臨床的經驗、技術和邏輯,如果邏輯不正確,則容易讓疼痛加劇,狀況惡化,所以我不會讓個案買貼布回去自己貼。

目前市面上的運動貼布種類很多,沒有哪一種比較好,要看狀況,選擇適合的工具才是重點,例如改善乳癌術後患者的上肢水腫,可以使用肌內效貼布來增加皮下循環;如果剛扭到腳踝,可以用白貼來固定;如果是想要在不限制個案活動的情況下,改變個案的動作模式,就可以使用動態貼布,狀況不一樣,治療的方向與邏輯也會有異。

物理治療師/Mike